热门新闻
新闻详情
别总说让实体零售破产的是电商了
自2012年收购以来,Payless承担超7亿美元债务,以支撑杠杆收购、股息资本重组及咨询协议相关付款。
关店,倒闭,成近几年盘桓在实体零售上空的衰歌。
以亚马逊为代表的电商,突如其来,迅速崛起,电商被当成抢走实体店消费者的猛兽;零售商门店空了,过去因地理位置优势,租金高昂的商业地产,成零售商黯然离场的“切身之痛”。
诚然,外界环境影响难逃离,但若剖析实体零售内部会有新发现。现阶段零售业处在窘境,或许金主——私募股权公司也起了不好的作用。
追溯大量私募股权公司接手零售商,基本都发生在2011年—2013年,那段时间募钱容易,利率还很低。过去十年内,美国最大连锁平价鞋店Payless ShoeSource,美知名童装品牌Gymboree,青少年服饰零售商rue21、美国牛仔品牌True Religion Apparel等均被私募股权公司收购。
零售商们看似迎来财主,实则身陷危险边缘。以Payless为例,2012年,投资者Golden Gate Capital和Blum Capital通过杠杆收购了Payless。这意味着,投资者仅以Payless的未来发展和现金流作抵押,即可用低廉价格买得公司,但目标公司却因此大举借债,再用借来的钱买断老股东。彼时,Payless有超7亿美元债务加身,2013年、2014年投资者还从Payless这得了3.5亿美元股息。
尽管Golden Gate声称,收购Payless后,与Blum一起,为Payless关键系统投资,提供运营支持,使Payless能在玩家众多、快速转变的零售行业更具竞争力,但实际Payless却过得日益惨淡。
据华尔街日报报道,2016年,Payless法庭报告显示,公司全球净销售额约为23亿美元,总债务近8.4亿美元。短短一年后,申请破产保护的文件里,Payless债务已高达10-100亿美元,净资产仅为5-10亿美元。
除了让Payless负债节节高涨,私募股权公司还以股息分红的形式捞更多的钱。Payless法庭报告中提到,股息分红让本就受科技和消费者习惯转变冲击的零售业,更摇摇欲坠。“库存枯竭,使公司难从危险道路中自拔,最终只得申请破产。”4月,Payless Shoe Source申请破产保护,近期将关闭全美各地约400家门店,同时举行清仓拍卖。
无独有偶,除Payless外,另外两家有私募股权公司背景的零售商也走上破产道路:Gymboree和True Religion Apparel。
6月,美国童装及儿童用品制造商Gymboree才刚申请破产,这之前它已落魄到付不起债务半年利息。与Payless经历类似,2010年私募基金Bain Capital以18亿美元杠杆收购Gymboree,并留下大笔债务,到Gymboree申请破产时,债务总额扩张至14亿美元,而资产总额才仅为债务约一半——7.55亿美元。
如果经营得当倒是多方共赢,只是Gymboree大举进军国际市场并未得到如愿回报,Bain Capital还分得Gymboree股息红利更让后者雪上加霜,但债权人什么都没捞着。据华尔街日报报道,Gymboree的法庭文件中提及,一直为向Bain Capital和其内部人士索取潜在赔偿进行调查。
种种真实案例,不禁引得人们质疑,私募股权公司是否需因零售商财政坍塌遭受责难。有点毋庸置疑,零售业受经济周期影响,几乎没有容错的余地,高负债率无疑是将零售商置于高风险境地。
站在私募基金的角度来说,杠杆收购的利润诱惑实在太大。私募股权公司用少量钱买得公司,之后再每年拿出公司部分收入还债,总之私募股权公司不亏,同时还能分得股息等收入。还清债务后,企业还能再次出售或上市,私募最初的投资将在短时间内翻很多倍。尤其目标公司如果业务发展顺利,私募基金更加赚得盆满钵满,以功利性角度看,私募基金予给目标公司一定支持,最终还是为赚钱。
回到Payless的案例来,债权人认为,正是因Golden Gate Capital和Blum Capital,才使得Payless负债数亿美元,导致最终Payless财务崩盘。华尔街日报报道,Payless法庭文件内写道,自2012年收购以来,Payless承担超7亿美元债务,以支撑杠杆收购、股息资本重组及咨询协议相关付款。
尽管Payless采取举措以应对商场客流持续下跌,消费者转向在线购物,零售趋势改变等,但日益沉重的负债才是最终将Payless拖至海底的重石,破产、商店关闭、员工解雇接连着发生。
某种程度来说,法庭更站在公司债权人一方,目前私募股权支持者和贷方,已同意支付超过2000万美元,加强债权人追偿。同时,债权人同意破产提交后,不再起诉私人股权支持者。